大峰
  • 本栏最新文章
大峰
  • 本栏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理论研究 >

潮州文化与海外潮人的乡土情结浅说

时间:2011-11-13 作者:杨锡铭 来源:华语广播网 Tag:点击:

  热爱故乡,关心桑梓建设,向为海外潮人的优良传统。有关的文献记载自可上溯到明清时期,而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的,以旅居暹罗的郑智勇(俗称“二哥丰”)为最早,其在20世纪初于故乡兴建棋园新村,分给贫穷村民居住;又捐巨资修建潮州韩江堤防等等。至于海外潮人的“侨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更一直是潮州地区侨眷养家活口的重要经济来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落实了各项侨务政策,特别是华侨的房屋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海外华侨华人对于建设自己故乡的积极性。海外潮人踊跃捐资捐物,支持故乡的各项经济建设,特别是公益事业的发展。捐赠的项目遍布城乡各地,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巨,前所未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潮人对故乡的捐赠主要集中在修建及新建学校、新建及扩建医院、修桥造路、修复名胜古迹、农村改水、改善村容村貌及改厕教育基金等方面。

  一、 捐资者的特点

  考察海外潮人的捐资者,可以看出:

  (一)捐资者大部是在潮州出生,后来移居海外的,而且现在年纪都是比较大的,即通常所说的第一代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他们至少在潮州度过童年或青少年时期,不管有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都是在潮州文化的氛围里长大,受过潮州文化的熏陶。如李嘉诚先生出生书香门第,其父曾是小学校长。李先生从小接受潮州文化的教育,十几岁从潮州往香港谋生。又如陈伟南先生,毕业于韩山师范学校,尔后到香港创业。旅居马来西亚的林进华是陈伟南先生在韩山师范学校的同学。旅居泰国的谢慧如先生(1913-1996),“到读书年龄了,谢慧如的家境虽然很穷,但父亲勒紧裤带也要供他读书。于是小慧如进入仅一巷之隔,设在祠堂里的‘育智国民学校’读书。”

  他们在故乡渡过的时间和所受到的学校教育虽然有长有短,但年轻时代生活在潮州文化的氛围下,受到这种文化深深的熏陶,家乡的山山水水,印在脑海里,刻在骨子里,尽管身在异国他邦,但却终生难忘。因此,他们对于潮州这块故土感情深厚。李嘉诚曾言:“本人旅居香港数十年,无日不怀念家国,思念故里。”“作为炎黄子孙,必须奋斗自强。发达不忘家园,来日必以报效桑梓。” 谢慧如先生第一次回到阔别的故乡时说:“慧如离家62年,无时不怀念家乡”。 “陈伟南数十年没有回过故乡,而神游却是年年月月不断。横贯家乡的碧绿澄澈的内洋溪,耸立乡南的郁郁葱葱的桑浦山,祖屋终日叮当声不绝的打石铺,不时地进入他的梦境。” 这段描写虽有文学创作的味道,但据笔者亲身体会,陈伟南先生对故乡的感情的确十分浓烈。

  (二)少数捐资者虽在海外出生和长大,但他们生活的氛围,仍充满潮州文化,如家庭用潮州话,父母或其他长辈经常对他们进行潮州文化教育,包括讲家史、村史,讲传统习惯,讲传统故事、民谣、民谚等等,使他们从小也深受潮州文化的浸淫,对先辈生活的故土产生浓厚感情,甚至还一度回故乡读书。如出生泰国的蔡卓明先生,原籍潮安县龙湖镇,“父母身居异邦,眷恋故国,经常向他讲起故乡的人和事,教他说潮州话,带他回故乡探亲。” 原籍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吴清亮,虽然出生在新加坡,“自幼接受华文教育,并一直铭记母亲‘发达后要为大吴做点事’的遗愿。先后在大吴捐建学校、医院、凉亭、自来水厂、公厕以及敬老院等,总值约5,500万元。” 旅居印尼的郑维铨虽然“出生于异国他乡,父亲为使我们不忘祖国、不忘家乡,他常常在经商之暇,对幼年的我们兄弟姐妹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因而,当事业有成时,“不忘先严教诲,把追维报本、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视为已任。” 郑维铨先生自1981年回故梓探亲以来,先后在其祖籍礼阳郑村捐资人民币3,000多万元,兴办学校、医院、华侨大厦,修筑村道等,又投巨资在潮安县北部的凤凰山创办“潮州乃兴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开发凤凰山,推进潮州市的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潮州文化与海外捐资者的故土情结

  笔者认为,促成海外潮人对家乡的捐赠,最根本的因素,是捐赠者个人的故土情结。其他种种具体导因,最后都要通过这一情结,才能起作用。

  潮人素重乡情,对于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以及故土,总是充满无法排遣的感情,念念不忘。无论身居何处,只要是能造福桑梓的事情,潮人通常都会尽力而为,乐意为故乡的父老乡亲做些好事以报答养育之恩。另方面,即使曾经是一个被乡人瞧不起的浪子或叛逆,事业发达后只要能为家乡造福,在乡人心目中也享有较高的威望。可以说造福桑梓是潮人的一种人生理想。李嘉诚先生多次对潮州市的领导人说,他要做的慈善事业,首先从潮州做起。谢慧如的父亲在送别儿子上船到暹罗时嘱咐:“有朝一日发达,别忘了故里父老乡亲。” 吴清亮先生始终牢记其母亲关于“发达后要为大吴做点事”的教诲。所以在他们事业有成之后,他们对于自己故里的公益事业,如修桥造路等,总是一腔热情,视为已任,慷慨解囊。改革开放之初,潮州市的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因而,海外捐赠多在兴建学校。近年来,潮州市重修湘子桥、碑坊街,文物古迹重光,更激发海外潮人为桑梓造福的热情。市政府发出号召,海外潮人争相输将。

  一般而言,海外潮人心目中的故乡,是他们自己或父母曾经生活其中的自然村镇,但这种地域的大小也会随着捐赠者本人活动范围而变化。因此,在海外,潮人有着各种各样地域范围不同的同乡会组织,有以乡镇为单位,或以县为单位等。海外潮人的捐赠也会出现不同的地域范围。如李嘉诚的捐赠遍及全国各地,谢慧如、陈伟南的捐赠主要集中在潮汕地区,而吴清亮先生则将自己的捐赠活动几乎都集中在自己父母的家乡。

  故土情结的形成,这对潮籍人士来说,无非就是潮州文化,无论捐赠者是直接在潮州本土接受这种文化,或者是在海外通过什么途径、方式,直接、间接接受这种文化都好。

  潮州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继承了中华的主流文化(儒、释、道),又融合了当地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形成的语言、风俗、文艺,以至各种观念、理念等等。就潮州文化对海外潮人的影响,最主要方面有:

  (一)传统的儒家思想。虽然潮州地处一隅,远离中原,但唐代韩愈剌潮,大力振兴文教,推动了潮州文化的发展,“昌黎以诗书礼乐为教,潮人始知文学明兴,文运宏开,风俗丕变,冠婚丧祭多用文公家礼,故曰海滨邹鲁”。 宋代以后,潮州的文化教育更为昌盛。“潮有书院,溯自宋淳祐三年,知州郑良臣首创城南庄,至元间乃有韩山书院,迨明清两代各县相继设立,文风为之丕振,潮属九县以书院称者都百间。” 而“宋代潮州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学术思想,盖为韩学和理学……” 明清时期,各地纷纷设立社学、义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 。明代大儒薛侃在桑埔山结庐讲学,授徒著述,传授儒家学说。因此,饶宗颐教授曾言:“潮州久沐周敦颐、朱子之教,理学师儒多与结缘。” 儒家礼教和中原风俗深入人心,并一直影响着以后的潮州人民。

上一篇: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下一篇:广东佛教教育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