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栏最新文章
- 祖 师 公 11-12
- 宋大峰祖师诞辰972周年暨创 11-24
- 网络小说《寻道江湖》 11-12
- 中国史上著名和尚 11-12
- 七圣古庙与大峰祖师 04-27
- 关于林灵噩的资料记载 11-12
- 大峰祖师的传说与善堂及祭祀 11-12
- “大峰祖师”——潮汕民俗钱 11-12
- 祖师圣诞日和扫墓日[2006年8 11-20
- 本栏推荐文章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东 05-21
- 潮阳区和平宋大峰福利会和平 07-31
- 精神患者屡住院,热心人士助 07-18
- 烈日冒酷暑,大峰送爱心 07-18
- 让每名老年人都如晚霞般绚烂 07-18
- 烈日炎炎,挡不住宋大峰祖师 07-12
- 说说大峰信俗的意义 07-12
- 七圣古庙与大峰祖师 04-27
- 宋大峰祖师诞辰972周年暨创 11-24
- 祖师圣诞日和扫墓日[2006年8 11-20
- 希见品银质宋大峰祖师社员证 11-12
- “大峰祖师”——潮汕民俗钱 11-12
- 祖 师 公 11-12
- 中国史上著名和尚 11-12
- 中国古代的慈善家们 11-12
大峰祖师身世探源(2)
灵噩至5岁时,还不会说话。经道士点化后,自此能言。7岁能诗,日记万字,时“苏东坡轼来见,以历日与读,一览了无遗误。”东坡赞其“子聪明过我,富贵可立待。”灵噩却表示不慕富贵,“愿作神仙,予之志也。”后来,林灵噩得一位姓赵道士传授,成为一名深得徽宗皇帝赏识的道士。帝还为其改名林灵素。文章最后,还写到林灵噩成为神仙后,出现于“潮阳驿中”。
明代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也提到了林灵噩是一位道法很高的正派道士。
然而,道也好,僧也罢,林灵噩是一位异人,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尤其是《正统道藏》中提到他出现于“潮阳驿中”,更说明林灵噩曾来过潮阳。其时和平有驿铺(今铺前仔村便是例证),结合他在和平建桥之事,“潮阳驿中”便应该是和平的驿站。至于林灵噩是僧是道,历史上僧道互相转化是常有的事,在我们潮阳,便有小部分寺庙是从过去的道观转化而来的。对于大峰这个历史人物,他早年学过道,也是很有可能的。从民间传说他能展伞作舟,渡自己和一个乡童过江,以及寻石母生石仔用以建桥,这便与道士作法挺相似。至于后来受佛教思想影响而皈依佛门,这也可以解释得通的。
绍兴的古桥与和平古桥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
5月份在绍兴查阅资料及采风期间,我们发现了浙江有不少古桥,其建筑风格跟和平古桥存在着相似之处,这也可以印证大峰曾在绍兴生活过。
据《绍兴县志》载,绍兴有“石桥3164座。绍兴石桥,千姿百态,形式多样,大致可分梁式、拱式、拱梁结合式3类。梁式桥中又分踏步(两边桥头)、无踏步和石木梁组合式3种,山溪支流,水面狭窄,跨径不长,两边砌勘,架以石梁,即为无踏步石梁桥。……跨径较大者,则筑墩,两边砌以石级,抬高桥面者称多孔有踏步石梁桥……”
而《潮阳县文物志》则载:“原和平桥属石木结构,桥最高墩头为十五米,最低为十三米,墩基用松木条构筑,每条长二米,直径十五点八厘米,横直叠成一米左右,然后在松木墩基上,垒叠石头,每块长为一点五米至二米,以菱形垒叠。桥面架以平板石,每孔五块石,每块石长七点五米至八米,宽零点九米,厚零点七五米。桥面两边用三合土筑成栏墙,栏墙每隔四米左右有圆形栏柱,连成三合土栏杆。桥面的东西两端用石板条砌成台阶,东面九级,西面七级。桥东面原有一栋用石头和三合土建成的城楼式驿馆。在高处向下看时,此桥是一直线建筑物,从水平侧面看去,桥孔之间的墩头都有错落,形成曲线,加上墩头采用菱形,这对涨落潮水的冲力起了分解的作用。”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和平古桥与绍兴的梁式桥中的踏步式和石木梁组合式存在相似之处。
大峰祖师是位博学多才的高僧
在潮阳的历史上,大峰祖师是继唐朝大颠祖师之后的又一位著名和尚。他之所以成名,主要是因为他建造了一座远近闻名的和平桥。
大峰生活时代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虽然《潮州府志》载他“不详里氏”,但他是位博学之士却是可以肯定的。且不说民间流传他能给人治病可以证明他颇懂医术,仅从他建造和平大桥这个雄伟壮观的工程,便足以说明他是一位“博士”。据一些长期过着水上生活的捕鱼老人说,练江和平地段有三条(一说九条)红土沙龙,余者为泥滩,而和平大桥所建处便是其中一条。宋时,海门湾拦海桥闸尚未筑成,练江连通大海,“波流湍急”。大峰能“度水之深浅高下”,可见他谙熟水文学和地理学;能“计木石工役”,可见他精通数学和建筑学;能“募众出资”,可见他具有相当强的社会能力。现在的和平古桥一侧还有一条当时大峰建桥遗下的长达八米且又整齐的万斤巨石,这条石能从福建运至此,并能架上桥墩,可见大峰对物理学深有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有新科学设备的条件下新建的和平大桥,自始建至竣工,还不止一年,而古和平大桥能“周岁而桥成”,因此可见,大峰祖师是位实实在在的博学多才高僧。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员,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民间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