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峰
  • 本栏最新文章
大峰
  • 本栏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峰祖师事迹 >

中国史上著名和尚

时间:2011-11-12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Tag:点击:

中国史上著名和尚
文理工医成绩斐然


    中国历史上有几位著名的和尚,他们的事迹之所以流芳百世,为世人所传诵并不单单是因为佛法高深,而是因为他们在文学、理工、医学乃至慈善事业都取令人瞩目的成绩。

          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
  鉴真,俗姓淳于,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幼时家境清贫,十四岁时,随父在扬州大云寺(后改名去兴寺)出家,后屡从名师受教。开元元年(713)回到扬州时,他已成为对佛学具有较深造诣的高僧,任扬州大明寺主持。   鉴真和他的弟子东渡日本前后十年,终于在唐天宝十二年,已经失明的鉴真率弟子四十余人第六次渡海成功,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
  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中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方、收藏、应用等技术带到了日本,并传授医学,热忱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鉴真及弟子法荣治愈圣武天皇病,当时鉴真虽已双目失明,但他以口尝、鼻嗅、手摸来鉴别药物真伪,辨之无误,因此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
  鉴真于唐广德二年圆寂。葬于日本下野药师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题鉴真大和尚五字。

               天文学家一行
  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率领一支经过训练的测量队,对中国的疆域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这次测量,北起北纬五十一度的铁勒回纥部(当时唐朝设置的瀚海都督府,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的喀拉和林附近),南达北纬十七度的多邑。正确计算出了中国各地昼夜不同的准确时间,相当准确地提供了地球子午线一度弧的长度,纠正了中国最古的天文算学著作——《周髀算经》关于子午线“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错误计算公式。   主持这次天文大地测量的是一名和尚,僧一行。 据《旧唐书·一行传》记载,一行和尚原籍魏州昌乐县(今河南南乐县境),生于唐高宗李治弘道元年(683),本姓张,名遂。少年家贫,但天资聪慧,记性过人。二十岁在长安,经过几天几夜的潜心研读,就写出论文——《大衍玄图》和《义诀》各一卷,阐释晦涩难懂的《太玄经》,得到著名的藏书家尹崇的奖誉,名声大振,成为京城有名的学者。后来,遭到武三思拉拢,为避祸于嵩阳寺礼普寂为师,落发为僧,得法名一行,时年约二十五岁(708年)。
  出家之后,他四处游方参学。他只身三千里,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从一位隐名的大德研习数学,后拜悟真律师学习毗尼,并探讨天文。
  后接受唐玄宗李隆基的邀请,一行进京整理历法。因为当时观察、计算天文与使用历法都是沿袭古代的旧方法,谬误百出,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
  据《新唐书·天文志》记载:开元十一年(723),一行和率府兵曹参军梁令瓒(机械制造家)合作,用铜、铁制成测定日月星辰位置和运行规律的“黄道游仪”。测候结果,证实了恒星的位置较上古有移动。接着,一行又受诏和梁令瓒等人制造“浑天铜仪”。
  一行实地测量得到子午线“大率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差一度”的结论,比公元814年回教王阿尔马蒙的实测子午线要早九十年。
  一行还建造天文台,彻夜观察星宿的变化,测出一百五十多颗恒星的准确位置。发现恒星的黄道坐标与古代历法记载有出入,于是提出恒星位置在天体中不断移动的学说,修正了自汉以来沿袭了八百多年的有关二十八星宿位置的论点,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恒星变动的观察注意。
  一行指出:“凡日晷之差,冬夏至不同,南北亦异;而先儒一以里数齐之,丧其事实。”从根本上否定了古人的“盖天说”。
  一行关于《大衍历》的著作,流传至今的已经很少了。唐宋时人,对一行技艺之巧,历算之精,十分敬佩,以致别人的许多有关著作,也用一行的名字刊布。笔者检索史籍,发现用一行名字刊布的著作,竟达三十二种七十五卷之多。其中大部分可断为伪托,但由于多已佚失,目前无法一一详细考定。至于《后魏书》所载《天文志》,则可能是一行的作品,然也散失,无从稽考。
  《大衍历》刚完成不久,一行因劳累过度,身染沉疴(李隆基所撰《碑铭》有“吐血忘倦”之语),不幸于开元十五年英年早逝,时仅四十五岁。

                   诗僧贯休
  贯休俗姓张,字德隐,婺州兰豁(今浙江兰溪)人。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又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 贯休云游天下,到了四川。他向前蜀主王建献了一诗:“河北江东处处灾,唯闻全蜀少尘埃。一瓶一钵垂垂若,千水千山得得来。秦苑幽栖多胜景,巴歈陈贡愧非才。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来登郭隗台。” 诗中的佳句“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情景贴切,属对工整,因此,贯休也常被称为“得得来和尚”。
  贯休博学多才,《唐才子传》称赞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学问丛脞。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果僧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过矣”。
  贯休之世,天下已乱,他的一些诗有猛锐之风,非一般诗僧所能比。如《阳春曲》:“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今。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发事君亲,须□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郤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就批评了“口不臧否人物”的阮籍,表扬了不惧权贵、敢于犯颜直谏的朱云,希望能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那样的名臣拯百姓于水火之中。
  贯休不仅善于吟诗,而且精于书法。据《宣和书谱》记载:宋御府曾收藏贯休草书七件、行书一件。至于民间,更是“世多传其本”。

上一篇: 中国古代的慈善家们
下一篇:祖 师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