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峰
  • 本栏最新文章
大峰
  • 本栏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峰祖师事迹 >

“生有二哥丰,死有大峰公”

时间:2011-11-12 作者:csdafeng 来源:未知 Tag:点击:

    潮州俗语有“生有二哥丰,死有大峰公”喻生死有靠;在生有侨领二歌丰郑智勇可照顾,死后有宋高僧大峰(1039至1127年)倡办的善堂收尸。
   大峰是浙江温州人,生于北宋仁宗赵祯的宝元二年,相传他俗姓林,名灵噩,字通叟,进士出身,因不满朝政腐败而削发为僧,出家后云游四方,于宋徽宗赵佶的宣和二(1120)年从福建来到潮阳市和平镇时,逢旱灾和瘟疫流行,这位八十二岁的高僧就结庐于桥尾山灵泉寺,设坛于狮尾石(大峰石)为民解厄。 当时位于练江下游和平乡的居民过江要乘渡船,由于波涛湍急和涨潮汹涌,常有覆舟之祸,大峰发愿建桥,以便乡民来往,他广募众资并亲涉水测深浅高下,以计算木石用料,宣和五(1123)年,他把募到的钱庄福建备料,四年后载木石用材航海归来,有的石条重达万斤,由于确实为民造福,得到民众全力支持,当年就建成十六个桥孔,长九十米,只有首尾两孔还未完工,这年十月大峰圆寂,享年八十八岁。葬于中寨乡埔后山,墓座西向东,今保存完好,南侧五十米建墓亭置碑纪念。和平桥在大峰逝世后二十六年的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三(1153)年由乡贡蔡惠(也有称为蔡淳)续建完成。 和平桥早建于潮州湘子桥,是仅慢建于西胪乌岩桥和潮阳贵屿桥而为潮汕第三古桥,桥属石木结构,桥墩最高十五米,最低十三米,由于沙质地基,墩基使用长二米、直径四寸的松木条横直垒叠而成,再在基上叠上每根一米半至二米长的石条垒成菱形桥墩,墩上架五条石梁为桥面,桥梁每条七米半至八米,宽近一米,厚二尺半,重达万斤,桥栏由三合土夯成,每隔四米有栏柱保护,桥的东西两端用石条砌成台阶,东面九级,西面七级,桥东先前有一城楼式驿馆,从高处看此桥是直线建筑,但从水平面看,桥墩有落差而成曲线,加上桥墩是菱形,故对涨落潮水的冲击力有分解作用。 乡民为感念大峰善举,在桥南建报德堂祭祀他。现和平桥头的小学校园内存二方碑刻;一方高五尺四、宽二尺七、厚尺三,立于长三尺二、宽三尺七、高二尺四的石龟上,碑文“和平桥”每字高尺七、宽尺六。另一碑“和平里”造型与桥碑相同,字稍大较宽,传为文天祥所书,宽高一尺见方,较窄稍薄。报德堂内有元惠宗至正(1341年开始)年间惠州路总管府从事徐来撰文的碑刻,宋代青花香炉和清代乾隆间香炉各一。堂内置大峰和弥勒佛像,尊大峰为祖师。此后各地建祖师庙渐多,并有称为善堂的慈善机构,各地善堂也祀大峰祖师,施药赠棺,收尸埋骨,有的善堂也办小学、教养院、孤儿院和消防队等公益事业作义务活动。潮州俗语有“善堂廊(雨)笠——出住死”喻不能出门或有危险,是因善堂收尸队员出动时戴雨笠而言。 据民国初年的不完全统计:潮汕各地有善常一百七十余个;其中潮阳五十四、潮安四十二、惠来三十八、澄海十四、饶平五、揭阳六、普宁一、汕头七、南澳三、海丰、陆丰和梅县各一,现今香港还有善堂十二处,泰国和新加坡各二十六处,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三处。 汕头市区外马路五十七号的存心善堂是光绪廿七(1901)年的,全称为:存心善唸佛社,建筑面积一千余平方米,创造人胶蚤伯赵进华(约1851至1921年)是在汕头做工的潮阳人,他从潮阳棉安善堂请来大峰祖师木雕像供奉于祠堂,并有联“吾师造桥横跨练江十六洞,菩萨化身普利岭海亿万众”。 存心善堂建筑精巧,不论是石刻、木雕和嵌瓷都十分精美而集潮汕建筑装饰工艺于一处,特别是曾请潮汕各地的嵌瓷名手到汕头比赛以竞技献艺,集各种艺术流派之总汇,名闻海内外,有较高艺术价值,故1960年汕头市政府拨款重修,可惜全部工艺精本文由;品毁于文革,后为汕头市殡葬管理所,也有继承传统之意,因善堂原有收埋尸骨,兴学救孤,施医赠药和马路施粥等善举也闻名潮汕。
 

上一篇:“大峰祖师”——潮汕民俗钱考
下一篇:《大峰祖师传略》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