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栏最新文章
- 潮汕善堂目录 11-13
- 从宗教仪式看新加坡潮人善堂 11-13
- 善堂交流[2006年8月记] 11-20
- 报德善堂与大峰祖师 11-13
- 广州善堂 行善济世的“民间 11-13
- 陆丰市甲子福寿善堂慈善会 11-13
- 从宋大峰祖师到存心善堂 11-13
- 惠来盂兰盆会 11-13
- 新加坡潮人善堂溯源——兼论 11-13
- 本栏推荐文章
- 善堂交流[2006年8月记] 11-20
- 新加坡潮人善堂溯源——兼论 11-13
- 从宗教仪式看新加坡潮人善堂 11-13
- 报德善堂与大峰祖师 11-13
- 陆丰市甲子福寿善堂慈善会 11-13
- 惠来盂兰盆会 11-13
- 行善济困,广东在行动 11-13
- 广州善堂 行善济世的“民间 11-13
- 存心善堂旧址全面修缮工程正 11-13
- 从宋大峰祖师到存心善堂 11-13
- 潮汕善堂目录 11-13
陆丰市甲子福寿善堂慈善会
原名为福寿善堂,始创建明末清初。当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时有饿殍,路见露己,乡中热心公益之父老,发起成立甲子福寿善堂,堂址设于待渡山北麓,并开展修尸殓骨,修桥铺路,施医赠药等善举。清光绪己亥年,由林炯初、陈泰源、陈达存、唐李书、黄继礼、洪兴瑞、吴祥麟,卢朝禄、张余炯诸君向社会筹资扩建新堂址,并集资创办“六一”学校,让数百名贫困儿童就学,此举使善堂声誉日增。
1937年,大南山25位革命志士在惠来县鼎澳乡榕树头村被惨杀,1939年陆丰华美乡35位革命志士被害,由于敌人残暴不让亲属收埋,令其暴尸日晒,惨不忍睹,善堂前往收葬,令英魂得慰。1940年旧历四月六日,甲子发生了历史上著名“四月紧仔船”台风惨祸,不少乡民被巨浪吞没,惨不忍闻,事后善堂组织劳工,日以继夜收捞浮尸200多具。1943年日寇封锁港口,渔船不能出港,农民饿死无数,善堂收埋死尸三万余具。1944年,港澳为日寇所陷,众多同胞逃亡大陆,途经甲子,无法回乡,善堂见状,筹款资助,使4000多名难侨得以归家。
1950年,中南区军政委员会薛国标同志呈党中央上报甲子福寿善堂在大南山修埋革命烈士遗骸数月一事,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发奖状授于本堂。解放以后二任陆丰县县长左赐、郑万生分别为该堂题写“乐善好施”“为善最乐”的匾额。
因历史原因,福寿善堂堂址被为他用,但慈善工作在陈达存、林色、王明新、林妈溪、唐城、五哆、林钦、房成等理事人员带动下,仍未间断。
喜沐改革开放春风,1987年甲子镇12个管理区和8个渔业大队均出具证明支持归还堂址;1991年汕尾市人民政府在文件中批示,支持恢复福寿善堂并开展慈善活动;1993年广东省民政厅高度重视,发出“1993年在广东省粤民办43号文件指示,鼓励善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甲子镇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1993年8月经陆丰市人民政府批准,善堂堂址归还,并正式挂牌为“陆丰市甲子福寿善堂慈善会”;1995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兴工按原貌修缮,现已旧貌变新颜。
修缮后,汕尾市委书记彭禹贤,为该会题写会名。陆丰原市长李文、现任市长林锦佳先后送来匾额,还有刘炳林、李铎、赵少昂、谢冰岩、钱群陶、权希君、大康、廖冰兄、邹德史等一批名家名人给该会送来墨宝,以鼓励大家弘扬慈善事业。
多年来,由于该地业绩显著,先后得到各极党政领导颁发奖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赠送锦旗,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数百封,《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福建日报》、《汕尾日报》等报刊对该会的慈善工作成果也多次予以报道表彰。
来源: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