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峰
  • 本栏最新文章
大峰
  • 本栏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兄弟善堂 >

广州善堂 行善济世的“民间议会”(2)

时间:2011-11-13 作者:admin 来源:信息时报 Tag:点击:

  比如“爱育善堂”,是广州善堂制度的创始者,成立于清同治十年(1871)三月,设于十七甫,经费充裕为各善堂之冠,解放后,于1954年,由广州市公益社团联合会接收,统一领导,大加整顿,改为市公益社团联合会第二诊所,诊症人数每天达几百人,设备完善,业务比前更为进展了。但现在已经无法找到原址。又如“崇正善堂”,成立于1896年12月,设在十一甫159号,由南北美洲和南洋各地华侨踊跃捐款,主要业务为免费门诊,赠医施药,并与各善堂联合举办赈灾,现在也找不到线索了。

  但仍然有一些善堂在变革之后留下了痕迹,而且几乎都变成了医院、学校这样的公共空间。比如方便医院,现在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惠行善堂,现在是广州东升医院;润身社善堂,社址设于大东门外绿香街,即中山三路荣华南约46号,解放后,1954年由市公益社团统一领导,停办医务,改为荣华街小学。

  我们在细雨中找寻着这些遗迹。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方便廊”的存在,“仁人行方便方便康复”的门联,“念祖亭”的碑文,依稀可见“1891”字样的铜钟……这些细节都表明,这里就是过去的“方便医院”。而在东升医院,则难以找到任何能够证明这里曾经与历史上的惠行善堂有关的痕迹。

   金花老街深处的四庙善堂

  四庙善堂不属于九善堂之列,建国后改建为蟠虬南小学。昨天我们看到,在金花街,蟠虬南小学已不在这里,正门已封闭。这里在5年前已以“四庙善堂”原址的名义作为古建筑文物线索上报广州市文化局。

  虽然经过了一系列改建,还能看出遗留的石柱础和石柱,当初的拱形大门,和门顶上的欧式雕花。看起来,当时这里应该是带有岭南风情的中西结合建筑。当年金花街附近有医灵庙、财神庙、西山庙和司马庙四座庙宇(今存西山庙,属越秀区),这四家都是供奉本土神灵的庙宇,它们联合起来,组成了四庙善堂这个慈善机构,主管四间庙宇的产业及善堂财务,并施粥送衣给金花街一带的穷人,免费为他们医病诊治,赠医赠药。

  (来源:《信息时报》) 

上一篇:存心善堂旧址全面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下一篇:行善济困,广东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