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峰
  • 本栏最新文章
大峰
  • 本栏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宋大峰福利会 >

宋大峰禅师遗迹历史价值(含和平古桥、宋大峰墓、报德古堂)(2)

时间:2014-06-03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Tag:点击:

明正统十二年(1447),主簿邓选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受飓风毁坏七洞,里人范陈盛捐资修复。
民国十九年(1930),改建为公路桥,东西桥阶被毁。
抗日战争时期,桥中间一段曾被日寇炸毁。1946年,古桥重新修复。
建国后至1978年,古桥作为广汕公路主要交通桥梁,其管理机构为潮阳县公路局。
1992年4月16日,在当地政府重视支持下,和平报德古堂筹资复修。
1985年11月22日,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公布了保护范围,并由潮阳和平报德古堂理事会(现为和平宋大峰福利会)成立护桥处保护管理。
宋大峰墓
南宋建炎丁未年(1127),墓始建。
明洪武戊辰年(1388),墓重修。“忠国”为谥号,据考证可能为明初朝廷颁赐,尚存古墓碑一块为证。
清顺治戊戌年(1658)腊月,墓重修,有古墓碑一块为证。
清乾隆十四年(1749)十月二十四日,时任潮州知府摄理潮阳县县令印光任颁发“廉明县主印大老爷示”,严令保护大峰祖师墓,该告示石刻于古墓南侧五十米处大峰石上,为证。
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发文件保护宋大峰墓和潮汕各地善堂(有汕头存心善堂和潮阳棉城棉安善堂现存石碑为证)。
民国丙戍年(1946),汕头存心善堂倡导,各县市善堂代表大会捐资重修,并更换为现在的墓碑,古碑被掩埋于地下。
1981年,墓重修并发现古碑,另在墓南侧建古碑亭供立古碑。
1986年至现在,由和平宋大峰福利会保护管理。和平宋大峰福利会前身是和平报德古堂理事会,1999年11月30日改为今名。
至今,墓仍保存完好。
报德古堂
宋绍兴年间(1131-1162),堂始建。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堂废,后迁建今址。
1984年4月5日,和平报德古堂理事会重新修缮。
1950年至1984年,古堂旧址作为新和小学校址,主要由新和村(原大队)保护管理。
1984年,新和小学新建校址,由和平报德古堂理事会接管保护,并进行修缮管理。
1984年至现在,古堂由和平宋大峰福利会保护管理并作为办公场所。和平宋大峰福利会前身是和平报德古堂理事会,1999年11月30日改为今名。
1992年4月7日,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公布保护范围。
价值评估
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记载:宋大峰祖师俗姓林,名灵噩,字通叟。生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卒于南宋建炎丁未(1127),是宋代著名高僧。宋宣和二年(1120)祖师从闽地游缘至潮邑之蚝坪乡(今和平),为民行祈福禳灾、施医赠药、收尸殓葬等善事,特别是发起募化修建和平桥,为地方民众和旅人解渡练江赖舟楫之苦,也为潮阳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立下了无量功德。为此,千百年来宋大峰祖师一直为当地民众传颂崇拜。祖师圆寂后,即葬于和平的雄狮山(现大峰风景区内),后人兴建报德堂以纪念他的恩德。在潮阳和平至今留存着与这位历史名人有关的和平桥、大峰祖师墓、报德堂等系列文物古迹,以及其他相关历代碑碣石刻、刺绣百佛衣(清代)、画像等传世文物。现将主要文物价值评估如下:
潮汕慈善文化始于大峰禅师,
一、历史文化价值:
1、和平桥、大峰祖师墓、报德堂等系列文物古迹的存在,以及宋、元、明清、民国历代的有关宋大峰史迹的石刻等,对考据宋大峰祖师这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此外,历史上南宋泉州地区多有僧人参与造桥,僧侣造桥的风气还传到国外,如日本岩国市的锦带桥就是按东渡扶桑的明代独立禅师带去的图纸建造的,和平桥的建造对考据僧侣造桥的社会现象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修桥铺路自古以来是中华儿女奉行的善举。宋大峰禅师当年为修建和平桥历经磨难以致操劳过度而圆寂的事迹一直为世人传颂崇拜,他慈善博爱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人,是潮汕地区慈善文化的发端。和平古桥是这段感人历史和这种慈善精神遗留下来的的真实的物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3、后人倡建 “报德堂”奉祀大峰祖师,弘扬大峰祖师慈善博爱的的精神,此开潮汕地区慈善文化之先河。随后,粤东、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纷纷崇祀大峰祖师开办善堂、福利会等慈善机构,施行收尸殓葬、救灾恤难、赠医奖学、修桥铺路等一系列慈善公益性活动,造福当地民众。报德古堂是潮汕及海外善堂文化之源起,其对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传承、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和重要历史价值。
二、建筑科学与艺术价值:
1、和平古桥建于宋建炎丁未年(1127年),乃潮阳古八景之一,有“虹桥跨练”的美称。和平古桥,文献记载全长三十余丈,宽九尺(实测长196米、宽6米),是广东省内最长、规模最大的连续石构梁板桥,是广东古代建筑技术的重要成就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在当时的情况下,建成具有如此规模和规格的桥梁,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是先进的,在当时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高处俯瞰,桥呈直线形;从侧面平视,桥孔之间桥墩高度依次错落,形成两端低中间略
高的平缓弧线,造型优美,既避免了平梁桥的呆板,又较拱桥舒展大气;既便于桥上车马的通行,又利于水上舟楫的无阻,可谓集艺术与功能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2、造桥技术及工艺科学性高。其一,古桥选址科学合理。据记载,练江和平地段有三条红土沙地,其他皆为泥地,而和平桥选址处就居其中一条。这里红土砂层久经江水冲刷堆积而成,该桥建成至今已有880多年的历史,现在还可使用,可见其地质条件非常适合建桥的要求。其二,造桥技术先进,施工工艺水平高。(1)古桥造型大方,设计精巧,施工严谨,至今桥梁主体仍基本保持原有建筑结构和风貌。它作为重要的交通桥梁,承受着沉重的交通压力而依然昂首屹立,足见其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水平之高。(2)造桥技术非常先进。当时要在波流湍急的练江上建造大桥是极为不易的,桥墩是整座大桥的基础,必须能承受桥身主体向力分解而成的巨大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为了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即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大桥使用松木纵横交叠作成长2米、宽1.5米、高1米的规格筏型墩基,利用潮汐涨落周期运送松木筏至江中预定桥墩位置,压上长1.5米至2米的短石条下沉江底,因巨石挤压和水流冲刷,筏下淤泥向四周流出便稳定在江底硬地上,然后在松木墩基上垒叠规格石块,砌成分水尖形,利于分解潮水涨落时的冲击力;为了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即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采用了多桥墩并排形成一曲线的办法,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另一方面桥墩、桥台、桥栏连成一整体,增加了桥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桥的坚实程度,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此可见,和平古桥科学和工艺独具一格,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
上一篇:宋大峰福利会参加第二届中国慈展会
下一篇:潮阳举办第二届大峰慈善文化节-大峰祖师祭祀活动